2017年8月12日 星期六

美朝對峙有先例:美國如何應對一個擁核的中國?



美朝對峙有先例:美國如何應對一個擁核的中國?
王霜舟 2017811
香港——一個孤立、獨裁的亞洲國家,進一步邁向了持核國之列。美國總統在考慮如何阻止它。雙方的口頭威脅都在升級,發生致命衝突的風險也很大。關島罕見地出現在了新聞中。
這就是美朝對峙的現狀。朝鮮已經試驗了可能會打到美國的洲際導彈,而分析人士認為,它還有能力把核彈頭縮小到可以搭載在洲際導彈上的程度。川普總統週二說,如果朝鮮不斷威脅美國,就會承受前所未見的「炮火與怒火」。而平壤回覆說,他們正在考慮向美國太平洋領土關島附近的水域發射導彈。
但是,只要改變一些細節,用這些話來描述半個世紀以前的狀況也很合適,當時儘管美國極力阻止,中國也成功研發了核武器。回顧一下當時的情況,可以看出當一個新的核武國家出現,一個老牌強國試圖阻擋時的局面有多麼危險,但是,這也表明全面戰爭是可以避免的。
中國和朝鮮當然有很大的不同。即便當時中國窮得多,它的規模也大得多,在全球影響力、物資和人力上都比朝鮮這個鄰國和盟友更有優勢。它能比朝鮮更快地研製出核武器來。
但是「這兩個國家有很大的相似之處,就是它們都一種深層的脆弱感,發表了各種非常好戰的言論,有種魚死網破的感覺,」美國海軍戰爭學院(United States Naval War College)的副教授萊爾·J·戈德斯坦(Lyle J. Goldstein)說。
如今在美國,中國的核計劃通常不會被作為一個首要的安全問題來討論。但甘迺迪總統在1963年曾告訴到訪的法國外交官,中國的核野心是「對人類未來、自由世界和人間的自由的重大威脅」。
歷史學家張少書在2015年的書作《宿緣:美國關注中國的歷史》(Fateful Ties A History of Americas Preoccupation with China)中寫道:美國人基本上同意這個看法,因此在1964年最大的全球威脅之中,中國被置於了蘇聯之前。
中國早在朝鮮戰爭時期就開始了研製核武器的努力,當時仍然是美國在主導著這項技術。美國考慮過在那場戰爭中使用核武器,一次是以美國為首的部隊在最初幾個月面臨失敗的時候,另一次是隨著美國軍隊將朝鮮軍隊趕到中國邊界,中國參與這場衝突之後。
哈里·S·杜魯門(Harry S. Truman)總統在二戰接近尾聲時下令使用原子彈轟炸日本的廣島和長崎,但數年之後,他決定不對朝鮮或中國使用這種武器,認為這麼做只會擴大衝突。但是,德懷特·D·艾森豪威爾(Dwight D. Eisenhower)後來表示,如果朝鮮戰爭在1953年停戰協議簽署之後還不消停或是戰火重燃,那麼他願意部署核武器
中國領導人毛澤東曾看不起原子彈,稱之為「紙老虎」,但經過50年代的朝鮮戰爭和第一次台海危機,他越來越擔心美國可能會使用核武器。因此,中國領導人下令發展自己的核計劃。
蘇聯起初提供了幫助,但中國領導人唯恐自己國家的自主權受到威脅。這兩個共產主義盟友之間的分歧加深。1959年,蘇聯停止向中國的核計劃提供技術幫助。中國1964年首次取得成功的核試驗被命名為「596」,那是蘇聯顧問撤離的年份和月份——19596月。
甘迺迪曾認真考慮過下令攻擊,以阻止或延緩中國的核計劃。參謀長聯席會議(Joint Chiefs of Staff)19634月的一份備忘錄中列出了從駐台國民黨軍隊發起突襲到空襲中國核設施的選項。
為了應對這一威脅,美國1964年向關島派出了一架具備核作戰能力的轟炸機和一艘彈道導彈潛艇。但戈德斯坦在2003年的文章《中國作為「流氓國家」的時代:60年代中國核武器計劃對美中關係的影響》(When China Was a Rogue State: The Impact of Chinas Nuclear Weapons Program on U.S.-China Relations During the 1960s)中寫道,有關突襲中國的可行性和可接受性問題阻止了美國。
在甘迺迪196311月遇刺後就職的林登·B·詹森(Lyndon B. Johnson)總統對使用武力對付中國的核計劃持謹慎態度,擔心可能會引發中國大規模出兵介入越南,讓人想起十年前的恐懼。
中國不願向朝鮮施加太大的壓力,要求其放棄核武器和導彈計劃。這常常被歸咎於中國擔心朝鮮可能會崩潰,導致難民湧入中國,並造成自家門口出現一個統一的、與美國結盟的朝鮮半島的局面。但中國自己製造核彈的歷史,可能也是其中一個因素。一些人表示,朝鮮也許有一天會成為一個更負責任的核國家。
「中國60年代獲得核武器時,中國政府也被西方國家視為獨裁政府,」上海復旦大學研究國際關係的學者沈丁立在2006寫道「但是,中國沒有威脅要出售或使用核武器,除作為確保國家安全的威懾力量外。」
因此,對朝鮮核計劃的擔憂緩和下來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要出現這一幕絕非易事,並且在那之前,還有一個被戈德斯坦稱作「脆弱低谷」的時期。
「我的基本看法是,情況越來越危險,歷史上早有先例,」戈德斯坦說。「如果說這個先例能帶來好消息的話,那就是似乎的確有一種趨勢是,一旦穿過脆弱低谷,你就可以說接下來形勢緩和,各方都冷靜了下來,因為不確定性降低了。」
王霜舟(Austin Ramzy)是《紐約時報》記者。
翻譯:紐約時報中文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