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31日 星期二

從紡織業看台灣產業升級與結構性的低薪



從紡織業看台灣產業升級與結構性的低薪           / 椰子台風

二戰後殖民地經濟發展的起跑點

台灣從60年代以加工出口區賺外匯開始,紡織成衣業就是最主要金雞母。成衣業牽動一連串的上下游業,包括染整與紡紗。從戰後日本的重建到七○年代末,東亞整區的紡織業,無論是日本,台灣,或韓國,都由美國層層控制,且屬於馬歇爾計畫戰後經濟重建的延伸。出口額核定多少都要先由紡拓會決定,紡拓會簡直是紡織業的太上皇,而紡拓會又必須聽從美國總額來分配給台灣各廠商。

所以在台灣,即使是一家紡織業董事長,只不過是美國控制下生產的一環。換句話說,紡織成衣業是二戰戰後重整,以類美援方式所提供的變形釣魚竿,也是依據麥帥佔領下的日本本土經濟復興的模型,以紡織業開始當作經濟復紓的起跑。從日本研發出聚酯樹脂人造纖維特多龍開始,製造成衣業就蔓延到台灣,韓國。

基於當初台灣戰後經濟的需求,因此過去我們都不覺得紡織業確實是二戰後歐美殖民主義外侵的延續,紡織廠的投資實質上是榨取廉價勞工的最佳包裝。這個架構一直維持到70年代末,台灣成衣出口佔全球成衣需求量約70%。

這個潮流接著向西移,進到中國繼續,是中國開放後的最起先企業。一旦被季辛吉敲開大門後,全球資本家開始西進到中國,世界局面的變化就更大了。

有台南紡織系統的某大企業許姓家族,算是最早腳登中國投資設立成衣廠的台商。但早在40年前,許家企業西進中國後不久,立即認知到中國設廠經商的高風險。因此只投資中國少許。之後,見情勢不好就立刻抽腳,毫不留戀,大舉撤兵轉向投資孟加拉。三,四十年證實,不但押對了寶,還連續翻紅好幾倍。過去幾十年,又大舉往柬普寨購地,培植森林,開始做橡膠,棉紗,木材 - - - 等更上游的事業。

許家企業最近開始在加勒比海海地設成衣廠,這是一個重要的關鍵轉折。原因是美國向東南亞紡織相關企業徵召,要邁向海地,以振興當地經濟。根據上述的案例可知:紡織成衣業就是經濟復興的先鋒部隊,接著才是電子。

許家企業呼應美國政策後,立刻從東南亞移往加勒比海。許家企業集團簡直等於是美國所延伸出來的關係企業了,當然聽從美國的政策。

成衣業,製鞋業等,可說是人工最密集的產業。然而,如今這些傳統產業90%的工序幾乎可以被機器人取代。那美國為何還要呼籲相關業者向海地等後進國家建立紡織成衣廠?原因是,到目前為止全自動化的機器依然成本太高,還需要最少15年的時間,才能讓機器人生產線合乎市場供需的成本效益。依據此判斷,目前往海地等落後地區設立紡織廠或製鞋廠的業者,使用勞工的生產方式大約有15年的過渡期間,之後就必須進入機器人自動化生產。

不厭其煩的說明上述歷史,目的是在表達幾個重點:

美國仍關注著整個世界經濟潮流與變化軌跡。中國人工漸高之後,產業往南移。東南亞逐漸飽滿時,又移往中南美移。產業分工模式還是沿續二戰後日本振興的模式。不同的關鍵是,日本原來就有紮實的工業基礎,可以很快建立自己經濟體系。但沒有工業科技基礎的區域,如:台灣韓國,就很難自行研發並撐起自足的產業型態與規模。只好發展以接單代工的加工業為主,作為戰後復興的模式。在自己也達到相當富足程度之後,複製「成功經驗」到世界各地。這就是我們所見:台灣企業總喜愛尋找更便宜的人工地區投資賺錢的原因。

容易上癮的錯誤經濟發展概念: 代工出口

在前述「缺乏自有研發與工業基礎的國家,只好靠代工生產發展經濟」的模式,很遺憾的,完全契合孔儒思想的「懷舊」精髓—,視「創新」為罪惡,而「懷舊」反而是美德。

從18世紀歐洲工業革命直 後,科技發展的精神就是創新,向前看,這是不
間斷的動態過程。然而,台灣深陷孔儒「懷舊」的DNA,企業主一旦成功,反而守舊:一旦代工接單好賺錢,那就一輩子往出售廉價勞工為賺取利潤的基礎。所以無論是紡織業,成衣業,鞋業,朔膠業,電子業,一律都還是繼續在販售廉勞的代工接單層次,改變的只是枝節的技巧。這現象已經變成台灣企業的基本傳承。

台灣經濟發展至今,我們要自問:除了販賣勤勉苦力工作的民風,廉價拍賣人工勞務之外,台灣還有啥能作為製造業出口的優勢?為了出口,壓低薪資。壓低薪資的結果,卻造成跨行業薪資低落的外溢效用,導致整個台灣薪資低落。不改變代工出口,必然形成台灣「以經貿競爭力為藉口,故意創造低薪的就業市場環境」。其影響就是,把廉勞人工(外勞)往台灣集中,讓台灣變成廉勞的匯集地。根本無從期待啥產業升級。反而是,台灣所培養的中高階技術人員,自然往外跑了。這是惡性循環。

若不願意改變拼廉價勞工賺出口錢的代工經濟體系,期望產業升級,思考邏輯上根本就衝突了。理由很簡單:

產業升級,代表要投注巨大資金到未知的科技發展。
繼續現行「代工出口」的模式,只能從人工榨取以獲得利潤。

這兩條路線根本上是衝突的。「新南向政策」只不過是扭轉原本對中國投資的方向罷了,其基本思考仍維持在原始的代工接單的層次,不同之處僅在找新地區、運用更低的人工製造成本。前述的許家企業集團,其往孟加拉,往柬普寨,現在往海地的投資活動,穿說了都是轉移陣地,還用同樣的、(對台灣)過時的模型:

長久以來,台灣政府一談到經濟發展,制式思考模式是把:經濟發展=產業升級=科技研發 - - - 綁在一起。所推出的結論永遠是高科技=電子業(電腦業,3C業)。遺憾的是,電子業雖然取得成功,但時代巨輪繼續前進,成功的電子業也遇到瓶頸,遑論生化產業。企業主面對需要長期花大錢投資的新行業,在風險考量下全都打退堂鼓。在前進無路下,唯一的選擇便是繼續找尋更廉價的人工產地,形成惡性循環。低薪結果就需要加班,加班現象就產生X例X休,無窮無盡的細節爭執。

現在,台灣企業主對新產業不但不懂,也不想懂。他們認為企業就單單是製造生產以實物為基礎的行為,如:成衣,建材,汽車 - - -,對其他非物品類的產業,完全沒有概念,認為沒有「價值」。於是,他們對文藝娛樂領域產業非常貧乏,科技研發當然沒有人願意搞。

就因為不懂與不想動,即使台灣的紡織業從60年代後期已享有全球性的名氣,卻創造不出來70年代由英國名模崔姬(Twiggy)穿上迷你裙帶動的服飾旋風。

關鍵是:迷你裙不可能在台灣被發展出來!同樣的,台灣攤販是全世界聞名,飲食界的味道或產品創新也是世界一流,但台灣卻不可能產生出一個類似麥當勞速食店般的連鎖企業。差別在此!

創新概念,品牌與行銷

需要高科技才能經濟發展嗎?或者,經濟發展必然與高科技連在一起,成為配對的、唯一的因果關係嗎?非也!

迷你裙是高科技嗎?麥當勞是高科技嗎?非也!一條迷你裙不知創造出幾千億價值的工作機會,連動帶動整個世界的經濟潮流。麥當勞全球販賣的漢堡總數量遠比13億中國人還多咧!

台灣是曾經掌控全世界將近70%的成衣產量之紡織王國,但台灣品牌在全球流行服飾業中偏偏沒有地位。塑膠也是一樣,其成品的品質完輸給日本、西班牙。當下美國流行的一元廉價店Dollar Store,完全看不見MIT製品。台灣連廉價店的概念,也需要仿效美國。

根本問題是在於企業主的商業概念—徹底保守懷舊。不但製造端如此,甚至也影響到行銷端。

台灣很多東西其實都很棒,但行銷都僅限制在本地,無法建立世界級的品牌。我們目前推銷最廣的牌應該是Asus, Acer等。HTC因為走中國路線,踏錯腳步,又退回代工模式。

台灣應該大幅擴展品牌,但不要光寄望電子產品,而要往其他種類發展,例如:速食鍋貼,速食蔥油餅 - - -這就是一個機會了。像STARBUCKS跟小七,統一集團經營的業績都遠勝母國,但回過頭看,明明賣的都是一樣東西,但自己的康是美、統一麵包,還有21世紀炸雞,業績都平平。

台灣的產業要改變,應先建立一個綜合行銷公司,專們替各種產品做跨行業與跨地區的行銷。而且應改在地化的行銷—不是由總公司派人指導行銷,而是要聘請當地人作為行銷主力管道。行銷國際也一樣。品牌的建立,一定要在國際上採當地化—拒絕當地化,繼續沿用台灣人提007手提箱的推銷術,參展,已經行不通。這點政府應該協助,與商界聯合致力於世界各地台灣商務的推廣,尤其讓台灣產品能在當地轉變成在地化商品,不再是原汁原味的進口品。當地化才能生根。要銷往瑞典,就必須在瑞典設立公司,由瑞典人自己來向瑞典行銷。

錯誤取向所導致的結構性低薪

除了出口概念所導致薪資壓低的現象,另外促成年輕世代低薪的原因明顯是結構性的社會問題。這的現象只要從一個破口切入,就足夠牽一髮動全身了:從中油,台朔汽油,瓦斯業下手。從能源業切入來展現台灣資方的缺德。

以台灣能源業來說,這些能源業的來源都是100%進口,最終的消費價格也都比國際水準更貴,但為何從業人員的薪資去少到可憐兮兮?你說送瓦斯店的老闆,連桶替你肩扛搬上四樓,才賺幾十元而已。中間差價,遺落在何處?

中油員工,台朔油員工,雖然薪資可能不低,但也相差國際水準太多。既然成本與售價都具國際水準,那從業員的薪資為何相差國際那麼大,中間遺落何方?這是膝蓋思考即知的問題啦。可見能源業,從資本所賺得的利潤是遠比勞務成本高到不成比例,甚至不合理。低廉勞務所節省的成本變成資方增進利潤的來源之一。

所以說,低薪現象的普遍化,不僅是出口概念所造成,更反映出從成本到最終消費售價之間的利潤,係結構性偏向資方的超額所得。

年輕世代的的團體,如范雲(社民黨),陳昱齊(基進黨)應該掌握這種社會矛盾,發揮運動力量。年輕人團體的理論基礎都大同小異,關鍵是行動力才是決定性的啦。

若論行動力,時代力量的行動力是滿值得鼓掌的。


4 則留言:

  1. 1990 年代,中國製造 初試啼聲,中國就有抱怨 “剝削” 的大官人士;富裕之後又由於
    錯誤的發展觀,提出了 “騰龍換鳥” 之說。經濟發展、生意經營很現實,在彼此固有的
    軟硬條件之下,你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人家找你,是看得起你,你能取得發展,
    就是莫大的福份。要賺錢,去中國,輸贏靠本事,賺錢,表示你轉得開;瘟龜A精墓礦,
    賠錢,原因差不多都要怪你自己。能夠淺嚐即止,翹頭走人;阉雞趁鳳飛,這就是真正
    的高人。- 做生意沒人強迫你,和意識型態毫無關係。

    大約 30 年前,我們的經濟高官提出了這麼一個令人相當佩服的看法 - 台灣的企業
    無論大小,差不多都是家族企業。以賺錢為目的,名利雙收之外,更重要的是讓妻子
    兒女穿金戴銀,創新與研發云云,陳義太高(原典已失,文責自負。)。也是大約
    30 年前,某日本上市公司老闆訪台,深感詫異所參訪工廠的研發經費竟然只有 2%。
    比較像樣的日本會社 ,富二代不行,由能幹之士接班,不談攀幫結派,整個員工構成
    鮮少家族成員掌控。薪資分配,上下相差不大,一般就比較像是 “社會公器”。

    台灣這些企業主,人生的意義一心一意就是積篡錢財,即便大發其財,員工其實就是
    “生產工具” 之一環。具有現代素養的耿介之士,唯我 - 張忠謀。這是一股清流,
    可惜這股清流,似乎也未能取得 “台灣共識”。這就是一例一休不但受到資方的抵制,
    連勞方都在現實安排之下受到綁架而功虧一簣。

    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WOW。

    https://iseilio.wordpress.com/2016/12/09/%e7%94%a2-%e6%a5%ad-%e7%8f%be-%e8%b1%a1/
    https://iseilio.wordpress.com/2015/11/22/%e5%8f%b0-%e7%81%a3-%e5%a4%a7-%e5%b8%ab/

    回覆刪除
    回覆
    1. Vicent所報碼超連接 "XX大王" 這篇大作,精采!此篇和俺上述這篇文章所論及的台灣經濟發展軌跡有多方面非常吻合的之處: 台灣從 J 殖民地,變成 K 殖民地,經濟發展所依附的產業,無外乎仍然是以撥削勞務為最主要的利潤來源。

      過去之所以能有農產品的"XX大王",那完全是取決於台灣自然資源的恩賜。然而當工業化之後,這些自然資源不僅無法繼續出口,更無法維持最其碼的自給自足,也就逐漸從出口變成進口,最後就依靠著靠販賣廉價勞工,以代工出口換取食物糧食了。這就是農產品"XX大王"的升降軌跡。

      之所以有這樣軌跡,只有一個原因:執政者都是外來,以殖民本土為業,以搾盡本土資源為天分,施行殖民經濟政策。

      本土企業家也因此在這種被歪曲的商業觀下維持至今,雖然已經媳婦熬成婆,卻依舊到處尋找可被剝削的廉價勞工,繼續從事剝削他人的代工出口行業,何時才有讓本土創新行業的可能?


      刪除
    2. 國家、認同、領導;看韓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刪除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