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5日 星期三

亞洲的「鐘擺」在擺向中美哪方?




亞洲的「鐘擺」在擺向中美哪方?

2017/11/14

      美國總統川普1110日在訪問地越南峴港發表演講,呼籲稱「我們是印度太平洋地區的夥伴、是同盟國」,彰顯出繼續參與亞洲事務的姿態。不過,川普在「美國優先」原則上並未讓步,將拋棄通過多邊談判把自由貿易的規則和理念擴大至整個地區的先導者的責任。另一方面,日趨崛起的中國則一心想要進一步擴大作為大國的影響力。圍繞亞洲主導權的「鐘擺」還能擺回到美國一邊嗎?
   




    「我來到這裡,是為了構建與所有印度太平洋各國的友情與紐帶以及合作加強貿易關係」,首次全面表明亞洲政策的川普表示,「共享‘自由而開放的印度太平洋’這一願景令人感到自豪」,明確了繼續參與亞洲事務的姿態。

      美國在軍事實力上壓倒中國

    當然,川普稱「就像全部國家都最先考慮本國一樣,我也認為美國最優先」, 打了預防針。為自己決定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進行了辯護,強調稱「將與奉行公平、互惠貿易這一原則的國家簽署雙邊貿易協定」。再次彰顯出與重視基於多邊框架的國際合作的歐巴馬前政權的差異。

    抓住轉向本國優先的美國的空隙、尋求掌握地區主導權的是中國。在川普之後發表演講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亞太的和平、穩定、繁榮屬於全體亞太人民,亞太的未來要靠亞太人民攜手創造」,顯示出將加快構建自主的勢力範圍。中美隔著太平洋展開交鋒的局面正在加強。

    當然,在安全保障方面,仍然是美國的軍事實力壓倒中國。川普也明顯轉向「以實力求和平」,強調了強有力的美軍的存在。決定配合自己出訪亞洲、在西太平洋實施同時動用3艘美國航母的罕見的軍事演習,以牽制朝鮮。而在南海,美國也始終注視著中國的行動,自川普上台以來,美軍已展開了4次「航行自由」行動。

    在這方面,川普與歐巴馬前政權的差異明顯,歐巴馬前政權宣稱「戰略性忍耐」,事實上對朝鮮核試驗與導彈開發置之不理,同時多次駁回「航行自由」行動提議。

    但美國仍缺乏應該與安全保障構成兩個車輪的經濟外交戰略。

    2008年雷曼危機以後,美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存在感下降,而中國的影響力迅速提升。觀察東南亞主要國家可以發現,2007年菲律賓和泰國的最大進口國是美國和日本,但如今居首的都是中國。此外,中國資金也在湧向亞洲。但是,川普政權決定退出可以讓亞洲的「中國化」踩下煞車的TPP,主動拋棄了主導貿易和投資規則制定的地位。

    不過,美國並未減輕對中國的警惕。「不能(讓亞洲)成為‘掠奪經濟’蔓延的無秩序的地區」,美國務卿蒂勒森如此表示。這一發言意識到的是中國推進的 「一帶一路」經濟圈構想。美國對這一向發展中國家提供鉅額資金、如果對方難以償還就將獲取經濟權益的手法抱有警惕。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的西拉史密斯(Sheila A. Smith)質疑稱,「美國在沒有TPP的情況下,又將如何建立經濟秩序呢」。

      主導權之爭日趨激烈

    有觀點認為,中國經濟保持年均近7%的增長,到2030年代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亞洲對中國的依賴加強是自然而然的趨勢。但是,正如中國的海洋戰略所象徵的那樣,中國不惜與亞洲各國發生摩擦。為此,亞洲對「中國化」加速的不安也根深蒂固。泰國英文報紙《國家報》(The Nation)在9日的社論中呼籲稱,「川普必須淡化美國優先的立場」。

    本來應維護地區穩定的美國要如何應對動搖亞洲秩序的風險呢?對於這一疑問的提示是存在的。

    川普在出訪亞洲期間,多次提到「力爭形成自由而開放的印度太平洋地區」。其構想是拉攏共享法治等價值觀的澳大利亞和印度,建立自由貿易和海洋安全保障的框架。這原本是日本提唱的戰略,美方表示了贊同。日本的外務省高官表示,「將川普政權拉入多邊框架的意義重大」。

    川普政權的亞洲戰略至今仍缺乏具體舉措,因此存在日本和亞洲拿出智慧的餘地。在期待中國經濟實力的同時,亞洲對「中國化」不受控制地推進感到不安。川普能否準確理解這一現實?這或將成為美國今後能否繼續掌握亞洲經濟與外交主導權的關鍵。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永澤毅,張勇祥,富山篤 越南峴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