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6日 星期五

台灣低薪現象的根本原因及解決之道



2017/12/26, 勞工

台灣低薪現象的根本原因及解決之道
台灣低薪的問題是什麼?若無法抓住低薪的真正原因,自然就無法開出正確的解方。作者討論國內各行各業的低薪問題從何而來,解決之道又在何處。
文:趙文衡(台灣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美國馬里蘭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博士)
台灣的低薪現象
台灣近十幾年來經濟成長雖然減緩,但2001年至2016年,GDP尚成長69%,年複合成長率3.55%。期間平均國民所得成長58%,年複合成長率3.1%。依照這項平均國民所得數字,每個國民的所得平均應成長58%,但是我們看看實際薪資情況,期間受薪階級平均薪資只成長16%,也就是說大部分成長的果實並未分配給受薪階級。若以實質薪資來看,工業與服務業全體薪資尚微幅衰退0.6%,雖然勉強反映了物價,但完全沒有反映經濟成長。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圖一:各分業薪資成長幅度(20012015
以各業別來看,20012015年,服務業成長11%,若扣除物價因素則為衰退4.4%,製造業成長22%,扣除物價因素後,維持5.1%的成長。如圖一所示,在各分業中,薪資成長幅度最低的為不動產業、支援服務業(註1)、與食品製造業,三者薪資幾乎零成長。成長率最高的為電子零組件製造業、金融保險業、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製造業。電子零組件製造業的薪資尚成長50%。
以薪資水準來看,如表一所示,台灣最低薪的產業為住宿餐飲業、其他服務業(註2)、與支援服務業。住宿餐飲業薪資成長幅度雖不差,但仍為薪資最低的產業;支援服務業不但薪資成長幅度最低,同時也是最低薪的產業之一。高薪族群包括金融保險業、資訊及通訊傳播業、與醫療保健服務業。服務業包辦了最低與最高薪的六個分業,可見此業薪資分部呈現兩極化的情形。
為了觀察產業對整體平均薪資的影響,表一還列出各業雇用員工人數。服務業雇用人數約420萬人,比製造業多出148萬人,約占全體人數的56.4%,製造業占36.5%,因此服務業的薪資對整體平均影響較大。在服務業中,又以批發零售業人數最多,約166萬人,占整體雇用員工的22%及服務業雇用人數的39%,可知批發零售業為影響平均薪資最大的分業。在製造業中,本文僅選擇雇用人數大於10萬人的產業(共9個分業),其中雇用人數最多的為電子零組件製造業,約雇用59萬人,占製造業雇用人數的21.6%。
表一:各業薪資與雇用員工人數(2016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各業低薪問題及原因
為確實了解低薪的問題與原因,以下將採用「產值勞動生產力」的概念作為討論基礎。「產值勞動生產力」是每工時所產生的附加價值,以獲利的觀念來看就是單位工時所產出的毛利,與平均每一員工產出的利潤概念類似,所以理論上,產值勞動生產力與員工薪資的變動息息相關。如果每一員工產出的利潤增加,自然就較易反映在薪資上。
2001年以前,兩者幾乎同步成長,19912001年間,單位利潤(產值生產力)成長66%,薪資也成長56%(如表二)。然而,此一趨勢在2001年後迅速弱化,兩者關聯性也快速脫鉤。由2001年至2016年,整體產業的單位利潤增加69%,薪資僅成長16%。
儘管2001年以後單位利潤的成長的確沒有前期強勁,但真正讓薪資無法成長的不是單位獲利不足,而是獲利轉化為薪資的力道大幅減弱。若僅提升單位獲利,其轉化為薪資的效果將相當有限。因而,當務之急是需先提升利潤分配給員工的比例,而後以生產力提升薪資的效果才會顯著。
為更清楚表達,此處我們提出一個簡單易懂的「利潤薪資轉換率」概念,亦即,薪資上升幅度與獲利增加幅度間的比例,例如上述整體產業增加69%的利潤,而薪資僅成長16%,兩者的比例即為0.231669)。由此比例大略可看出產業增加的獲利分配給員工的情形。由於產值生產力是利潤的概念,薪資/利潤成長比率可視為產業將增加利潤轉化為薪資的比率。概念上,此轉換率就是將增加的獲利分配給員工的比例。
表二 製造業與服務業薪資與產值勞動生產力成長率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企業將增加的獲利分配給員工的方法有二,一為直接加薪(經常性薪資),二為員工分紅(非經常性薪資)。分配比例的多寡基本上是企業的決定,但企業的決定仍會受到一些客觀因素的影響。為什麼2001年後,多數企業分配給員工的比例降低?這當然不是企業都變得無良,而是有其他系統性的因素。在探討這些系統性因素前,讓我們先檢視各個分業自2001年以來的表現,便可看出一些端倪。
首先,我們先觀察各分業的產值生產力(亦即產業的單位利潤)的數據。由圖二顯示,在20012015年間,整體工業與服務業產值勞動生產力成長62%,其中製造業就成長128%,服務業僅成長33%。顯見,整體而言,服務業產值生產力明顯不足,代表其獲利成長不大。
由分業來看,20012015年獲利增加幅度最小的五個產業為:醫療保健服務業、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金屬製品製造業、不動產業以及紡織業,其中,醫療保健服務業、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與金屬製品製造業的成長率尚為負數。獲利提升最高的產業為電子零組件製造業與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製造業,尤其是電子零組件製造業高達359%。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圖二:各業產值生產力成長幅度(20012015
事實上,整體製造業的利潤有36%是由電子零組件業賺得,若加上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製造業,兩分業幾乎占了製造業的一半獲利。這使得前者的薪資成長為各分業之冠,而後者也位居第三位。然而,製造業除了上述兩個分業外,其他分業的獲利明顯不足,若不包含這兩分業,獲利最佳的分業為基本金屬製造業,成長率僅為49%。九個製造業分業中,有五個成長率低於20%,金屬製品製造業甚至負成長。即使包含服務業所有分業,上述兩個分業的獲利成長仍然遙遙領先。
根據以上各分業產值勞動生產力以及薪資成長率,我們可以進一步得到各分業的利潤薪資轉換率,也就是各分業將增加的利潤分配給員工的情形。圖三顯示,自藝術娛樂及休閒服業以下(含)的15個分業,分配給員工的比例均過低,其轉換率皆低於0.42。比率最低的五個產業為支援服務業、食品製造業、機械設備製造業、電子零組件製造業,及運輸倉儲業。支援服務業利潤成長35%,但薪資卻毫無成長;而電子零組件製造業利潤成長359%,薪資僅成長50%。儘管電子零組件製造業薪資增加為各分業最高,但對照其高獲利成長仍嫌不足。製造業的轉換率低於服務業,即是受到比重極大的電子零組件業所影響。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圖三:各業薪資/利潤成長比率(20012015
另一方面,有三個分業轉換率高於1,代表薪資成長超過獲利增加的比例,其中以紡織業比率最高,其獲利僅增加2%,薪資卻增加17%。這些產業也許有生產力問題,但卻沒有利潤分配問題。另外,尚有四個分業轉換率為負,主要是因為獲利不增反減的緣故。一旦這些分業利潤回歸正常成長,其獲利分配也許會與大多數分業一樣,呈現低度分配給員工的情形。
至於雇用員工人數最多的批發零售業的比率也不高(0.27),其獲利增加53%,薪資僅增加14%,雖轉換率不是最低,但因人數的關係,影響卻最大。在各分業中,獲利提升幅度較大且薪資亦呈相似幅度成長的分業為金融及保險業,其獲利成長38%,薪資也跟著成長35%。
儘管我國產業將利潤分配給員工的比例普遍偏低,各分業的比例仍有相當的差距,我們可研析利潤薪資轉換率的原因以找出因應之道。以下即羅列幾個導致轉換率偏低的因素:
一、獲利集中在少數產業
利潤薪資轉換率是企業將新增獲利分配給員工的比例,如果一個企業新增獲利過高,將不可能完全將獲利反映在薪資上。例如電子零組件業單位獲利成長3.5倍,但薪資不可能也跟著增加3.5倍。但這不是普遍現象,除了電子零組件業,電腦電子產品及光電製品製造業勉強可以算是另一個利潤超高的分業。儘管超高獲利的分業不多,但卻占據整個製造業相當大部分的獲利。在這些大額獲利很難釋出給員工下,自然減少整體製造業的可分配給員工的金額。此一現象說明,獲利過度集中在少數產業將不利於整體薪資上漲。
二、低薪工作爆增
利潤薪資轉換率低的另一個原因是企業的利潤雖然增加,但低薪工作卻越來越多,導致企業人力的單位成本下降,利潤分配給員工的比例隨著低薪工作的增加而降低。為什麼企業低薪工作大增卻能獲得更高的獲利?這主要是企業運用自動化與特定的創新模式的結果。以服務業為例,便利超商、賣場、連鎖餐飲、連鎖平價服飾店、物流業、大型電商網站,以及現在正夯的Uber均是靠著創新的營運模式,並雇用大量低技術的廉價勞工協助完成營運。在整個過程中,真正為企業創造利潤的是創新模式本身,勞工雖然必要,但在創造價值的過程中貢獻不大,而且隨時可以替代。對於某些製造業也有類似情形,它們在採行自動化後,所需勞工的技術層次反而降低。
表三顯示2001年以來,低薪工作增加的數量。在此期間,製造業增加約13萬個低薪工作(非監督專技人員),成長9%,服務業則增加約75萬個,成長37%,兩者總數達88萬人,占2016年整體受雇員工的12%。照理說,隨著產業的創新、自動化、及ICT的應用,產業勞力密集度將會降低,技術層次低的工作將因科技發展、製程與流程的改善而減少,專業技術人員的工作數量將會增加。在台灣,此一現象的確出現在製造業,在上述期間,製造業專技工作增加的數量高於非專技工作,但服務業的低技術工作的增加數目卻遠大於高技術工作。除了因為很多服務業具有勞力密集的傾向外,上述「創新模式」的氾濫是一個重要原因。
表三 製造業與服務業(非)監督專技人員受雇員工人數及比例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圖四顯示,20012016年低技術工作增加最多的前三大分業,分別為批發零售業、支援服務業、與住宿餐飲業。三個分業均為服務業,增加人數共56萬人,占所有新增低技術員工的63%。批發零售的低技術員工占該產業全體員工的74%,支援服務業更高達85%。惟此兩產業卻有不錯的獲利,期間支援服務業獲利成長35%,批發零售業更成長53%。但由於其雇用的多為低薪的工作,利潤薪資轉換率均很低,為導致台灣低薪的因素之一。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圖四:各分業低技術員工增加人數(20012016)與占整體員工比例(2016
三、非典型就業與移工
企業為了降低人力成本,以部分工時、臨時工、人力派遣等非典型的方式雇用勞工。對於非典型勞工,企業通常只需支付其實作的工資而不需分配紅利,對低技術勞工亦多僅支付最低薪資。因此若越多非典型員工取代正式員工,上述的轉換率就越低,整體薪資就無法提升。根據統計,我國部分工時勞工由2008年的24.5萬人,增加至2016年的36.4萬人;而臨時工與人力派遣人數由48萬人增加至61萬人,整體非典型勞工已占受雇員工人數的9.8%。
除了非典型就業,移工也是造成利潤薪資轉換率低落的原因之一。現有研究多認為,移工會對本國勞工的就業與薪資產生負面影響。即使有研究指出,雇用外勞將提升本國技術勞工的薪資,但其幅度仍遠不及對非技術勞工所造成的薪資水準下降。
因此,整體而言,雇用外勞會阻礙台灣整體薪資的增加應可在實證上獲得支持。2001年,我國移工人數為30.4萬人,2016年已成長一倍至62.5萬人,其中製造業雇用37萬人,占該業雇用人數的13.6%。社福看護工與家庭幫傭則有23.7萬人。在製造業中,以金屬製品、電子零組件、機械設備、塑膠製品與紡織等業雇用最多的移工,金屬製品製造業高達27%的員工為外籍勞工。
目前台灣非典型就業加上移工人數已達136萬,占整體受雇員工的18.5%,如此龐大的人口數自然對台灣薪資有抑制的作用。
四、未分配盈餘增加
企業除了將盈餘分配給員工外,其他盈餘大部分分配給股東,另一部分可能不分配,變成未分配盈餘。未分配盈餘比例增加,可分配給員工的利潤總額自然就減少,若再加上分配給股東的比例增加,員工可得的部分就更少,這些均導致轉換率降低。事實上,在20012015年正是我國未分配盈餘快速增加之時,其占整體盈餘比例由14%上升至32%。然而,未分配盈餘增加只是現象,背後可能原因包括稅務上的考慮、儲蓄以備未來投資之用、增加流動性以應付經營環境的不確定等。由於期間企業超額儲蓄亦大幅增加,上述投資動機應不是近來未分配盈餘增加的原因。
五、勞方議價能力不足
各界經常將企業未把成長果實分配給勞工,歸罪於資方的無良。事實上,資方是以成本考量儘量壓低工資來增加獲利或生存的機會,且利潤分配是由資方決定,基於自利原則,自然會儘可能發放更多的利潤給股東,這是資本主義的必然現象。為因應此一缺失,先進國家也發展出爭取勞工權益的機制。故而,與其說資方無良是造成台灣利潤薪資轉換率低落的原因,不如說是因為勞工缺乏有利的議價機制。台灣勞工缺乏集體談判能力、工會發展不良,早已是不爭的事實,過去政府為了不影響企業競爭力,也刻意壓抑工會的發展。惟需要注意的是,勞工缺乏議價能力在2001年前早已存在,故只能視為一個常數,不能解釋2001年以後利潤薪資轉換率的惡化。
低薪問題之解決
有了造成低薪的原因,要找出解決問題的方向就很簡單,但要實際去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法,仍需考量許多面向。由於本文重點在點出問題的原因及解決方向,故暫不提出細部具體作法的建議。根據上述低薪原因,可以得到以下的幾個解決方向:
一、產業均衡發展,提升資訊電子業以外產業的生產力:除了上述資訊電子的兩個分業外,台灣不論製造業或服務業的生產力普遍低落,獲利過度集中於兩分業將不利薪資上漲,故未來產業政策需要考量提升其他分業的生產力,特別是幾個雇用員工人數較多且生產力高度不足的產業。
二、鼓勵能創造高薪工作的產業發展:服務業低薪的創新模式的確替企業增加獲利,但卻無助於薪資成長。為了提升人民福祉,政府應鼓勵可創造高薪工作的產業。另一方面,企業也不應一味投資低薪的創新模式,可思考發展一些高薪又高獲利的創新方式。
三、減少非典型就業並控制移工數量:非典型就業之所以盛行是因為市場需求的結果,欲減少此類就業並不容易。政府可由提升此類勞工的雇用成本著手。執行這類措施時需小心謹慎,可能會產生一些副作用,受雇者可能也會反彈。在移工方面,可以減少移工的配額,並更嚴格檢視開放標準。
四、降低保留盈餘的誘因:一般認為,兩稅合一為企業提高保留盈餘的重要誘因。目前政府的稅改政策正要廢除兩稅合一,此項稅改應加速進行。除了廢除兩稅合一外,政府可全面檢討是否尚有導致企業增加保留盈餘的財稅制度,並鼓勵企業將保留盈餘用於投資或員工加薪。
五、提高勞工團體協商的能力:最基本的作法為強化工會的功能,但企業主可能會擔心如此作可能導致企業經營環境惡化。企業主若不願看到與組織化勞工的對立,需主動進行加薪。同時,在勞工團體協商能力尚未提升前,政府需扮演為勞工爭取權益的角色。
上述五個建議要達到均非一蹴可及,有些甚至永不可及,因此政府不能完全依賴這些長期、不確定性高的政策,尚需執行一些立即見效的方法促進薪資成長。首先,基本工資仍需持續調漲;其次,可以運用一些租稅誘因鼓勵企業加薪,例如給與加薪企業在未分配盈餘加徵賦稅上的優惠,或以是否積極加薪最作為政府授予企業優惠或補助的標準。
當然,上述各項建議也會產生一些副作用,主要是人力成本增加。事實上,人力成本上升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也代表人民福祉的提升,並不是不好的現象。真正會產生負面影響的是這些人力成本的增加會降低我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主要是對以出口為主的製造業。
由圖五顯示,這樣的擔心是多餘的。由圖中可以看到,多數製造業分業人力成本占生產總額的比例相當低,製造業整體人力成本僅占生產總額的11%。也就是說若全體員工加薪10%,也只會提高1.1%的總成本(近似值),對於國際競爭力的影響不大,產業更不可能因此外移。故而政府可放心促進薪資的提升,尤其是僅占製造業很小部分的基本工資。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圖五 各分業人力成本占生產總額比例
註釋
支援服務業包括:人力仲介及供應業、保全及私家偵探服務業、建築物及綠化服務業、業務及辦公室支援服務業、租賃業、旅行及相關代訂服務業
其他服務業包括:個人及家庭用品維修業、美髮及美容美體業、其他個人服務業
資料來源:本文圖表資料均來自主計總處勞動部統計資料庫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1 則留言:

  1. 蔡英九應該請趙教授去當國策顧問的,保證民調回有所起色!

    可惜她鋼筆都自己用,聽不見這些良言金句,不提也罷...

    回覆刪除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