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4日 星期三

中國經濟已經是「消費主導」了嗎?




中國經濟已經是「消費主導」了嗎?

2018/01/18

     原田逸策:中國表示中國經濟火車頭已從投資轉為消費。不少外資企業也推進瞄準中國市場的戰略。對於中國經濟是否已真正變為「消費主導」,進行了調查。
  
     「這顯示過去經濟增長更多依靠投資和出口拉動為主,逐步轉向更多地依靠消費拉動,這也説明經濟增長的動力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國家統計局發言人毛盛勇在去年1214日的記者會上這樣強調。這是因為201719月消費對國內生産總值(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4.5%。一般來説,新興市場國家由投資和出口拉動增長,而在經濟成熟後,則將接力棒交給消費。此外,從國家主席習近平強調的「高質量發展」來看,消費主導也是一個關鍵。

   過度增長的投資反而顯示出消費的貢獻
  
   查了一下中國過去30年投資和消費對中國GDP增長的貢獻率。19872016年,消費超過投資竟然達到20次。3分之2時間屬於「消費主導」。在上世紀8090年代,投資超過消費的只有2次,但20002010年達到7次。2014年以後,均為消費超過投資。從貢獻率來看,準確的説法是,原本屬於消費主導的經濟陷入嚴重的投資依賴,目前正在重返消費主導。





   不看對經濟增長的貢獻,GDP的構成比如何呢?投資的構成比自推出「4萬億元經濟刺激政策」的2008年起,持續高居40%以上。除中國以外,這是只有小國才會出現的異常的高水平。日本曾在公共投資膨脹的1996年超過30%,但目前僅為逾20%。已開發國家均在20左右。另一方面,中國個人消費的構成比自2005年起持續低於40%。80年代曾超過50%,但1990年以後一次也沒有超過。可見中國經濟對投資的依賴依然嚴重。

   以天津市的響螺灣地區為例,在略微大於東京丸之內的1.1平方公里土地上,有約40棟高層大樓林立。作為金融街,力爭成為「中國曼哈頓」,但11月下旬實際造訪,發現門庭冷落。很多大樓仍在施工,已完工的大樓也沒有入駐者。沒有發現共享單車,是這裡沒有人的證據。

   天津是象徵中國對投資依賴的典型城市。由於當地出身的前總理溫家寶的推動等影響,雖然屬於沿海地區的大城市,但2000年代投資出現激增。2010年的投資額達到2000年的10.3倍。北京2008年舉辦了奧運會,同一期間增至3.6倍。天津市職員回顧稱,「當時國家項目接連不斷,到處都在投資。醒過來後發現,在技術創新和研發方面已被其他城市甩開」。





   中國2016年政府和民間合計進行了59萬億元的投資。相當於日本GDP2倍。由於投資過度導致經濟難以增長,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下降,結果反而顯出「消費主導」。「雙11」等中國消費看起來火爆,但包括實體店在內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1711月實際僅增長8.8%。相對於2012年增長12%,減速傾向顯而易見。一個原因是中産階層的收入增長乏力。

   貧富差距擴大

 觀察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平均值,201719月比上一年同期增長9.1%。增幅超過20152016年,但這裡存在統計上的「陷阱」。如果不看平均值,而是觀察中間值,則增幅僅為7.4%,持續減速。20142015年中間值增幅超過平均值,但2016年平均值反超中間值,2017年進一步拉開差距。這意味著什麼呢?

中間值指的是將100個人按收入高低排列時的第50個人。相當於中産階層。在財富集中的中國,收入的平均值沒有意義。假設99人的收入全部為100萬日元,然後再加上1個收入1億日元的人。平均收入將從100萬日元猛增至199萬日元,但中間值仍然是100萬日元。雖然並非如此極端,但2016年出現通過大城市的房地産泡沫而輕易發財的富豪,推高了平均值,另一方面,中間值則增長乏力。富有者逐漸變得更富,與中産階層的收入差隨之擴大。從國家統計局發佈的「基尼係數」來看,截至2015年連續7年縮小的貧富差距在2016年反而出現擴大。





   當然,日趨火爆的消費只是富裕階層的消費。
▼高檔白酒——貴州茅台酒因銷售強勁而迎來股價暴漲,但普通白酒並不暢銷;
▼老百姓作為食物的泡麵連續3年低於上年;
▼啤酒市場連續3年萎縮,但海外的「Premium Beer(頂級啤酒)」非常暢銷,這些都是證明中國貧富差距再次開始擴大的趨勢。
  
   令人擔心的是中國家庭負債正在激增。截至20176月底,與GDP之比達到47%,雖然低於美國(78%)和日本(57%),但在過去10年裏提高28個百分點。快速上升的局面類似於雷曼危機前的美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也敲響了警鐘。這是因為眾多中産階層取得住房貸款,勉為其難地購買了暴漲的房地産。最近在北京市郊外購買350萬元住房的公務員林某抱怨:「與計劃經濟時代不同,現在不分房了,公務員職工住房也只能住3年。養老金、醫療和孩子的教育費也令人擔憂。因為害怕而不敢消費。」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中國總局 原田逸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